脲醛树脂的甲醛释放量问题不断是搅扰和障碍我国人造板工业开展的绊脚石,也是当前国内人造板巿场与世界接轨的最棘手问题。20 世纪60—70 年代消费者普遍釆用高摩尔比制造人造板,板材强度高、耐水,几十年经久耐用,但是甲醛释放量高的问题不容无视。在环保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E2 板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处理游离甲醛问题的传统思想
近几十年,国内外专家学者为处理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发表了许多论文和专著,并用于指导消费,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有的研讨成果,其焦点都是盘绕脲醛树脂胶自身的构造,让脲醛树脂胶游离甲醛降到最低。详细采用的办法:一是低摩尔比,二是添加各种助剂,如三聚氰胺,聚乙烯醇,淀粉等。其结果是:固然甲醛释放量有所降低,但板材的理化性能(静曲强度,内分离强度,耐水性等)并不理想,以至胶黏剂在热压过程中无法从可溶状态(热塑性)转变成不可逆的不溶不熔固态(网状构造的热固性树脂)。
“双层构造工艺”,处理游离甲醛问题的新思想
德国率先提出一种脲醛树脂胶制备的新思想,新概念:用高摩尔比将脲醛树脂胶疾速从热塑性转化为热固性网状平面构造,摩尔比大于1 .15∶1;然后用氨气处置板内剩余游离甲醛,但是由于其工艺复杂、本钱高、不环保而被淘汰。
近期,巴斯夫开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构造的异氰酸脂,该资料能够交融在脲醛树脂胶中,当脲醛树脂胶在高温高压下疾速固化后,它与板内游离甲醛停止化学反响和吸附,从而取得强度高、耐水、绿色环保的人造板。我国中科院过程工程研讨所也对此停止了大量研讨。这种先固化后捕杀游离甲醛的思想形式将几十年来单一的降低胶黏剂游离甲醛的固有思想彻底推翻,称为“双层构造工艺”,也叫“夹心技术”。这种新工艺曾经在许多工业范畴中被采用,如“微胶囊工艺结构”,“纳米核壳理论”等。
咨询热线:17320188259